当前位置:
汉中市一季度规上服务业快速恢复
2021-05-06 09:50
来源: 汉中市统计局 访问量:
打印

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推进,全市规上服务业经济运行在疫情后市场持续回暖的情况下,收入稳定增长、利润加速恢复,盈利水平回升明显。今年一季度汉中市228户规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1.5%,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5.9%20192021年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7.7%。实现利润总额2.03亿元,同比增长14.3%

一、运行特点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有力支撑。近年来,汉中不断完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行业降本增效,加之去年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基数较低,今年一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营业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48.7%,拉动全市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2个百分点,是支撑一季度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文化体育娱乐业迅速回升。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文化体育娱乐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一季度完成营业收入0.98亿元,同比增长157.6%,拉动服务业增长4.2个百分点,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其中旅游观光业同比增长2.6倍,电影放映业同比增长2.9倍,分别拉动文化体育娱乐业拉动服务业增长52.223.1个百分点。

(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稳中有进。今年以来,以劳务派遣服务、广告业为主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受汉中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及市场复苏共同作用影响,一季度完成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55.2%,拉动服务业增长3.8个百分点,

(四)稳就业保民生取得更大成效。汉中紧紧围绕“六稳”工作、“六保”任务,狠抓各项政策落实,稳岗扩就业保民生政策落地见效,就业形势稳步恢复 。一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为27874人提供就业岗位,同比增长9.8%,较去年同期提升11.3个百分点;实现应付职工薪酬4.5亿元,增长20.9%,较去年同期提升20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服务业产业发展不均衡。我市服务业行业结构不优、行业发展不均衡。规上服务业35个大类行业中,我市目前只涉及到25个,还有10个行业没有企业达到规模标准。一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2个行业门类的40户企业营业收入达12.19亿元,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5.4%,而其他8个行业门类的188户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仅为34.6%

(二)部分行业企业盈利困难。虽然我市复工复产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部分企业仍未摆脱发展困境。从营业收入恢复情况来看,25个行业中有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水利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8个行业的营业收入还未恢复到疫情前发展水平,尤其是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和道路运输业,仅恢复到2019年的46.1%65.5%,行业恢复发展仍需进一步关注;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一季度有2户企业因业务萎缩关闭停业,79户企业亏损,亏损面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34.6%

(三)新兴服务业支撑不足。新型业态发展不快,高端服务设施不足,与数字经济、线上服务相关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不足1%。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营业收入总量不大、规模偏小。

三、下步措施

(一)做强医养品牌。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医养在汉中”城市品牌,创新服务方式,着力医养、美食、旅游等重点领域,推动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和扩展生活性服务业内容,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二)强化产业融合。服务业的发展要在追求数量和规模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结构优化、层次提升。一是不断推动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利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快速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二是搭建平台帮助企业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向企业传达优惠政策,提出前瞻性、合理化建议,促进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

(三)加速转型升级。要抓牢数字经济向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全面转型的历史性新机遇,围绕国家重点发展的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数字化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探索发展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路径升级。


主办单位:汉中市统计局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101号

备案号: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107000036 汉中网安:61230001

联系电话:0916-2626866 2626578

汉中市统计局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 汉中市统计局 ” 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